什么是產品使用與態度研究?
在長期的使用過程中,消費者對于某類產品或某個品牌會形成穩定的消費行為和態度,反過來它又會對人們以后的購買行為產生重要影響。產品使用和態度研究就是對人們在長期的產品使用過程中形成的行為和態度的研究。
產品使用與態度研究能解決什么問題?
產品使用與態度研究貫穿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包括產品概念、產品改良以及到產品的發展和完善階段,但每個階段幫助企業可以解決的問題以及研究內容的側重點有所不同。
產品概念期:企業已經進入某領域且在市場上有品牌產品在銷售,在鞏固現有市場的基礎上,需要尋找新的市場機會,比如:提高使用量的機會、增大購買量的機會以及提煉產品的新賣點等,通過產品使用與態度研究了解用戶在產品所在品類上的潛在需求;
產品改良期:產品已經上市,需要數據了解產品的市場表現以及用戶對產品的使用感受,為的是改進產品,更適應市場需求。涉及人機互動的產品,通過產品創新研究探尋產品的改進空間。
產品發展期:產品已經上市一段時間,品牌能夠占據一定的市場份額,通過產品使用與態度研究監控市場相關數據的變化,了解用戶產品使用習慣、品牌選擇習慣、購買習慣等,并與以往數據進行對比,了解消費者行為或態度產生變化的原因,從而為擴大品牌的市場份額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撐。
案例: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寶潔公司在進入中國市場的同時也將市場調研帶入中國,在寶潔公司,所有的產品以及推廣策略等在進入市場前,都必先經過市場調研、聽取消費者的意見。可以說寶潔的創新是從市場調研開始的,精準的市場調研成就寶潔的所有新產品。
寶潔公司每推出一個新產品時都是非常慎重的,要經過多次周密的調研并與消費者互動。從發現需求-產品創意-第一次調研(分析現有同類產品不暢銷的原因)-產品試驗(了解顧客使用感受、接受其反饋信息)-第二次試驗(產品功能得到市場確認,產品價格與品質需繼續改進)-產品試銷-第二次調研(產品本身得到市場確認,產品價格有待于進一步降低)-詢價(確定產品合理的定價)-進一步降低成本、提高生產能力-正式推出產品-獲得成功,其花費的時間長達五年以上,經歷了多次周密的調研,每一次針對消費者的調研,都能夠得出指導下一步工作的方向性結論,從而使每一階段的工作都緊密圍繞市場需求有針對性地展開,降低了產品開發的盲目性與不確定性。
如何進行產品使用與態度研究?
產品使用與態度研究的內容包括: